打造搜尋引擎與使用者都喜愛的網站:2025 網頁設計 SEO 終極指南(下)

在上篇文章中,我們探討了 網頁設計 SEO 的三大基礎觀念:建立清晰的網站結構、優化使用者體驗 (UX),以及圖片與多媒體的最佳化處理。這些策略聚焦於網站的「前台規劃」,確保使用者一進站就能擁有美好的第一印象。

現在,我們要更進一步,深入網站的「後台技術」與「宏觀商業策略」。本篇將帶你了解前端工程師如何透過乾淨的程式碼提升網站效能,如何利用結構化資料讓搜尋引擎更懂你,並最終探討如何將這一切努力,轉化為可衡量的商業價值,打造一個真正能為品牌帶來源源不絕效益的「活」網站。

一、網站程式碼與效能最佳化

對於前端工程師而言,乾淨、語意化且高效的程式碼,是串連設計與 SEO 的核心技術。

Core Web Vitals三大指標LCP, INP, CLS的圖示與說明

HTML 語意化標籤

使用 HTML5 語意化標籤(如 <header>, <nav>, <main>, <section>, <article>, <footer>, <aside>)來建構頁面,取代通篇的 <div>。這能讓搜尋引擎更精準地理解每個區塊的內容屬性,例如它能知道 <h1> 是最重要的標題,<nav> 裡的是網頁選單連結。

CSS 與 JavaScript 的最小化與非同步載入

  • 最小化 (Minify):移除 CSS 和 JavaScript 檔案中不必要的空格、換行與註解,以減少檔案大小。
  • 非同步載入 (Asynchronous Loading):將非必要的 JavaScript(例如:聊天室外掛、社群分享按鈕)設定為 `async` 或 `defer` 載入,避免它們阻塞主要內容的渲染,讓使用者能更快看到頁面。

Core Web Vitals 與效能優化

Core Web Vitals 是 Google 用來評估使用者體驗的三大核心指標,直接影響 SEO 排名:

指標中文名稱 (說明)理想標準
LCP (Largest Contentful Paint)最大內容繪製。測量頁面上最大圖片或文字區塊載入完成所需的時間。應保持在 2.5 秒以內。
INP (Interaction to Next Paint)互動至下一次繪製。這項新指標已取代 FID,測量使用者所有互動(點擊、輕觸、輸入)的延遲時間,全面反映網站的回應速度。應保持在 200 毫秒以內。
CLS (Cumulative Layout Shift)累計版面配置轉移。測量頁面載入過程中,所有非預期的視覺元素位移程度的總和。例如廣告突然載入導致內文下移。應保持在 0.1 以下。

透過優化圖片、精簡程式碼、使用快取等方式,可以顯著改善這些指標。

透過優化圖片、精簡程式碼、使用快取等方式,可以顯著改善這些指標。

二、設計如何符合搜尋引擎最佳實踐

將 SEO 規則融入視覺與內容設計中,能讓優化效果事半功倍。

使用結構化資料(Schema Markup)

結構化資料是一種標準化的程式碼標記,將它添加到網站中,幫助搜尋引擎更深入地理解網站的內容,並以「複合式摘要 (Rich Snippets)」的形式呈現在搜尋結果中,例如:

  • 食譜:顯示評分、烹飪時間。
  • 產品:顯示價格、庫存狀態、評價。
  • 活動:顯示日期、地點。

這種醒目的呈現方式能大幅提升搜尋結果的點擊率 (CTR)。

Meta Title 與 Description 與設計版面的關聯

Meta Title (標題) 和 Description (描述) 是使用者在搜尋結果頁上看到的第一印象。文案撰寫固然重要,但設計師在規劃版面時,也應確保頁面的核心內容與 H1 標題,和設定的 Meta 資訊高度相關,避免文不對題,造成使用者點進來後因困惑而離開。

URL、Breadcrumb 與設計一致性

一個好的URL結構應該是簡短、具描述性且與頁面標題一致的。例如:www.example.com/services/web-design 這個結構應該要能完美對應到網頁的麵包屑設計 (首頁 > 服務 > 網頁設計) 和主導覽列的層級,給予使用者與搜尋引擎一致且清晰的脈絡。

Meta Title 與 Description 與設計版面的關聯

三、設計與 SEO 結合的商業價值

最終,我們追求的不是單純的設計獎項或 SEO 排名,而是實質的商業效益。

設計提升使用者停留時間,SEO 提升曝光

一個引人入勝且易於使用的設計,能有效降低跳出率 (Bounce Rate) 並增加使用者停留時間 (Dwell Time) 與頁面瀏覽數。這些都是強烈的正面使用者行為信號,Google 會認為「使用者喜歡這個網站」,從而提升其排名。而更高的排名帶來了更多自然流量,這些新訪客又會被優良的設計所吸引,形成一個正向循環。

UX 與 SEO 共同影響轉換率(Conversion Rate)

SEO 負責將潛在客戶帶到你的門前 (網站),而 UX 設計則負責說服他們走進來並完成購買或諮詢 (轉換)。無論是簡化結帳流程、提供清晰的產品資訊,還是設計一個讓人信賴的「關於我們」頁面,都是 UX 的範疇。唯有兩者緊密合作,才能最大化轉換率,將流量變現。

成本效益:一次優化,長期回報

相較於需要持續投入預算的付費廣告,透過整合設計與SEO所獲得的自然流量 (Organic Traffic) 是更具成本效益的長期資產。一次性的架構規劃、體驗優化與技術建置,可以在未來數年內持續帶來高質量的潛在客戶,並隨著時間的累積,品牌信任度與網站權威性也會不斷提升。


結語:打造一個真正「活著」的網站

總結來說,網頁設計與 SEO 不再是兩個獨立的部門或專業,而是一個成功網站不可分割的兩面。一個偏廢其一的網站,就像空有華麗外表卻無人知曉的隱世高手,或是門庭若市但內部混亂不堪的店家,都難以長久經營。

無論是前端工程師、設計師,還是經驗豐富的網站專家,都必須從專案的起點就開始協作,將 SEO 的邏輯思維融入創意的視覺設計中。我們的目標,是打造一個不僅讓使用者覺得「好用、漂亮」,更能輕易地「被看見」的網站。當使用者體驗與搜尋引擎優化攜手並進,網站才能真正地「活起來」,為品牌注入源源不絕的生命力,創造穩固而長遠的數位價值。

常見問答 FAQ

  • Q: Core Web Vitals 是什麼?如果我的分數不好會有什麼影響?

    答:Core Web Vitals 是 Google 衡量使用者體驗的三個核心指標:LCP (載入速度)、INP (互動反應)、CLS (視覺穩定性)。 這些指標直接影響您的 SEO 排名,分數不佳代表使用者體驗差,可能導致排名下降。

  • Q: 什麼是「結構化資料」?它看起來很複雜,有必要做嗎?

    答:結構化資料是一種特殊的程式碼,能幫助 Google 更精準地理解您的頁面內容(例如這是一篇食譜或一項產品)。 雖然需要一些技術知識,但它能讓您的網站在搜尋結果中顯示更豐富的「複合式摘要」(如星級評價、價格),能顯著提升點擊率,非常值得投資。

  • Q: SEO 和付費廣告 (SEM) 哪個比較重要?

    答:SEO 和 SEM 各有優勢,最好是並行操作。付費廣告能帶來立即的流量,適合短期促銷或測試市場。而 SEO 則是長期投資,一旦排名穩定,就能持續帶來免費且高質量的自然流量,建立品牌信譽,成本效益更高。

想打造兼具美學與 SEO 的高效網站嗎?

立即聯繫我們的網站專家團隊,獲取免費的健檢諮詢!

立即諮詢專業網站設計服務
好文推薦
打造搜尋引擎與使用者都喜愛的網站:2025 網頁設計 SEO 終極指南(下)
SEO優化
打造搜尋引擎與使用者都喜愛的網站:2025 網頁設計 SEO 終極指南(下)

從語意化 HTML、CSS/JS 最小化與非同步載入、快取到 Core Web Vitals,全方位提升效能;再以結構化資料強化搜尋可見度,讓 URL、Breadcrumb 與版面一致,將 UX×SEO 轉化為可衡量的轉換與長期自然流量,打造真正「會帶來業績」的網站。

打造搜尋引擎與使用者都喜愛的網站:2025 網頁設計 SEO 終極指南(上)
SEO優化
打造搜尋引擎與使用者都喜愛的網站:2025 網頁設計 SEO 終極指南(上)

從網站結構與導覽、UX 設計到圖片與多媒體最佳化,教你把美學與 SEO 無縫整合;掌握 Topic Cluster、RWD、麵包屑與 Sitemap 策略,強化內部連結與可讀性,優化行動體驗與載入速度,降低跳出並提升曝光,打造兼具好看、好用、又被看見的網站。

高價品牌該談價格還是價值?用網站溝通品牌價值的三步策略
網站設計
高價品牌該談價格還是價值?用網站溝通品牌價值的三步策略

當我們在銷售高價產品時,第一個被問到的問題往往是:「這要多少錢?」,而我們作為品牌方,常常想對客戶說的是:「這個產品背後的價值,才是我們最想跟你談的重點。」

立即輕鬆打造專屬網站

立即輕鬆打造專屬網站

快速專人諮詢
scroll to top